王老吉和加多宝事件?求具体广药称加多宝窃取国有资产利益。现在,痛的是王老吉商标的“养母”加多宝集团,仲裁结果出来后,加多宝集团加大了对红罐加多宝的宣传力度,王老吉是王老吉,加多宝是加多宝,王老吉和加多宝互斗,福州、杭州、合肥、成都等地超市的货架上已经悄然开始销售印有“加多宝”字样的新包装凉茶。
综合实力不够强,没有资金投入广告抢占市场。三款饮料口味相差不大,但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广告比较多,愿意促销。恶性竞争下,弱小的和政只能离开。个人认为首先是它的知名度和各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自身产品也存在相应的质量问题,然后销量下滑导致了它后续的持续增长。当时和政的代言人陈出了点问题,网上负面新闻很多。和政凉茶喝出絮状物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早在2003年,这种洗脑广告就已经遍布全国。王老吉凉茶也成了大家聚餐的首选。然而谁也没想到,当年的一罐凉茶,竟然引发了长达11年的争夺拉锯战。这场拉锯战对中国凉茶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无数小品牌的凉茶一直躺着,小三和齐琦也在劫难逃,最后都败下阵来离开了。它们曾被网友称为最失败的凉茶。那么,王老吉和加多宝为什么会走到相互尴尬的地步呢?
这是两家公司的矛盾,具体事宜只有各公司管理层知道,但我们无法得知原因。如果真的要出14亿,你会出吗?反正我也不想赔。反正我也赔不起。这个纠纷我不知道,只有他们高层知道。买东西怎么能不砍价呢?更何况14亿也不是小数目。这种说法其实是可以商量的。要求14亿真的有点大。毕竟要钱贵多了,可以慢慢谈。
毕竟两家公司之间做的事情都差不多。而且两家公司关系也不好,太僵了。况且这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老板考虑的。我们考虑的可能是表面的东西,他们要考虑更长远的东西。所以我最后缩小了赔偿范围。控股股东广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PHL”)与加多宝之间一审判决的公布,宣告GPHL与加多宝之间长达八年的商标之争进入新阶段。
广告。对于王老吉的亏损,加多宝早有预料,并从2011年底开始“去王老吉化”:先是在王老吉红罐的包装上增加了“加多宝”字样,然后从2012年3月开始,电视广告中不再使用与“王老吉”相关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加多宝出品”字样,广告语言也由之前的“加多宝”改为“加多宝”。加多宝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表示:“到目前为止,商标纠纷对销售没有影响。
现在,在网络、电视、地铁等媒体上,随处可见加多宝集团的广告。据说仅2012年4月,加多宝集团投入的广告费用就多达4亿元。除了加强宣传,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加多宝集团还在内部开展了员工加薪等行动。更重要的是,所谓“哀兵必胜”,拥有国际品牌运营经验的加多宝在打同情牌的同时,势必成为王老吉品牌最大的竞争对手。
2000年,作为王老吉商标的所有人,GPHL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合同,约定王老吉商标的租期至2010年5月3日。此后,双方又签订了两份延长商标租期的补充协议。但因为加多宝向GPHL前总经理李益民行贿300多万港元,又续签了10年。2011年12月,双方正式对簿公堂,380多天后,终于公布了仲裁结果。
这意味着,历时445天的王老吉商标案以广药集团胜诉正式落幕,广药集团收回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王老吉商标租赁早已逾期,广药集团依法合理收回。根据该裁定,GPHL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王老吉商标许可合同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双方各承担50%的仲裁费。
早前王老吉关联公司把品牌授予加多宝,然后王老吉卖得很好,品牌授权合同到期,王老吉收回品牌,而加多宝自己成为新品牌。所以加多宝和王老吉现在是竞争关系。王老吉是王老吉,加多宝是加多宝。王老吉授权加多宝经营王老吉的易拉罐,而盒装王老吉还是王老吉自己家经营,所以两者的包装风格相差如此之远。
2012年,王老吉凉茶出现在市场上,细心的人应该能发现,王老吉凉茶有两种包装,一种是红罐包装,一种是绿盒装。虽然两者都有“王老吉”商标,但不是一家公司生产的。红色的王粲老吉来自加多宝集团,而绿色盒装的王老吉来自广药集团。原本共用一个商标的凉茶也是分开经营,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当加多宝集团生产的凉茶销售越来越好的时候,纠纷也开始了。
王老吉和加多宝营销策略对比分析一、产品策略1。市场定位王老吉的产品定位为功能性饮料,王老吉的作用是“防止上火”,避免了红色王老吉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及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的直接竞争。相比较而言,王老吉“凉茶始祖”的身份,神秘的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显然是有能力占领“喝了防止上火”的。
2、品牌策略品牌定位“喝了防止上火”,其独特价值在于喝红王老吉可以防止上火,让消费者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油炸、麻辣、烧烤、通宵看球。红王老吉符合现有消费者的认知,并不冲突。“创造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如果一个品牌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与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同的选择,其广告只需要传达新的品类信息,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其实最开始红罐王老吉是香港弘道人用的商标。当初的合同是让红罐王老吉用2001年的,然后香港鸿道的人重新包装王老吉,然后各种宣传手段终于让红罐王老吉闻名全国。相反,绿盒王老吉始终不温不火,很少有人买。营业额和市场影响都不如红罐里的王老吉。然后王老吉在香港鸿道红罐的合同到期后,又延续了十年。结果后来广药反悔了,因为在北京重新评估后发现他们的品牌价值很高,而香港鸿道签约的钱太少,所以不高兴,然后就有了红绿之争。
广药称加多宝窃取国有资产利益。现在,痛的是王老吉商标的“养母”加多宝集团。自仲裁结果出来后,加多宝集团加大力度推广红罐加多宝。在福州、杭州、合肥、成都等超市,印有“加多宝”字样的新包装凉茶已经悄然销售。GPHL认为,加多宝是在窃取国有资产利益,这是一种侵权违法行为。1997年,王老吉商标在内地的持有者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在香港签订商标许可,授权鸿道旗下的加多宝在内地生产红罐王老吉,而广药则独立生产和销售绿盒王老吉。
2002年至2003年,加多宝与GPHL签订补充协议,将租期延长至2020年。然而,2005年,参与签约的GPHL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一审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GPHL认为,李益民是在受贿后才签署《商标租赁延期协议》的,因此该补充协议无效,商标租赁期于2010年到期。引发了红绿包装的王老吉商标大战。